跳至主要内容

攝影生活=生活攝影



 攝影,是一種生活。

現在的我是如此認為。

從懵懂的摸索著如何拍照,到成為追求新機器的器材控,然後慢慢變成了現在為生活攝影的心態,當中的變化不小,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心態改變。


攝影班上常有同學問要如何拍,要怎樣拍,除了針對該問題解答外,我一定會要求他們,要多拍、多看、多讀。


多拍,是為了讓自己熟悉相機,掌握技術,攝影就像考到了駕駛執照後要經常開車的道理一樣,當開車成為潛意識裡的行動,一切都自然進行,相信有開車的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。
拍照,攝影也是一樣,只要多拍,它就會成為你的生活,讓你自然的知道要怎樣去拍。
我常常笑問同學,你買了相機是你用得比較多,還是抽屜用得比較多?
在數碼時代的今天,不要怕浪費,也不用擔心沖洗費,多拍不會虧本,反而還會有賺。

看,要用用心去看。
多看其他人的作品,從他人的照片中學習,不論那張照片拍得是好是壞,你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,好的不妨吸收,壞的就警惕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。
當有一天,你看到一張照片不只是讚歎它拍得很漂亮的時候,就說明了你已經晉身至另一個階段了。
最後就是,多讀攝影方面的書籍,我說的是有關攝影概念、技巧或者是攝影名家作品的書籍。
不要只讀坊間的攝影雜誌,這些雜誌多半會告訴你什麼相機出來了,這台相機有多好,那台相機有多棒,看多了心癢癢,就想著自己的相機有多不足,慢慢從玩攝影變成了玩相機。
當然,基本功還是得打好,構圖概念、光圈快門、光線氣氛等都得顧及,要熟悉這部分,還是得從-多拍、多看、多讀着手,馬虎不得。
攝影是一種生活,它是用來紀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當中有快樂、悲傷、喜悅、憤怒…..讓照片來告訴你曾經走過的日子。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真实

究竟镜中的世界真实? 还是镜外的景色真实?

去戏院

在各种播放媒体泛滥,迷你影院盛行之前,我们要看电影都必须去戏院。 嗯,戏院,我们都习惯叫戏院而非电影院。 那时候看电影就像一个仪式,一般上我们会提早吃饭(不管是午饭或晚饭),然后各自骑着摩托车集合后,三两朋友去到戏院排队买戏票。 那时哪有预订服务,想看电影就得乖乖到戏院排队买票吧。 售票阿姨坐在玻璃柜台内,这个柜台都被玻璃覆盖着,只在下方留下一个约有六寸高度的洞口,方便付钱及取戏票。 戏票钱一般上是马币四或五块,视乎什么电影,我记得当时看谭咏麟、曾志伟和张曼玉主演的《双城故事》才马币三块,我甚至还看过马币两块的电影呢。 那时的戏院一般可分为上下两层,通常我们都会选上层的第一排座位,可以翘脚又不会被前面的人遮挡,挺舒服的。 买了戏票后当然就得买零食,那时零食摊位所售卖的零食款式比起现在可是多了数十倍,从薯片到糖果,从嘉应子到橄榄干,什么都有。 而最多人买的零食是瓜子、鱿鱼丝及爆米花,尤其是瓜子,几乎人手一包,那时候看电影不啃瓜子都不叫做看电影。 经过查票后进入影厅,摸黑的找到位子坐下,就将瓜子包打开,开始啃着瓜子等电影播放。 宽大的屏幕在电影播放前通常都会被厚厚的布幕遮住,而在屏幕前则有一个蛮大的舞台,那时戏院还充当了电影上映的宣传地点,而这舞台就是让演员导演站台的地方。 当布幕徐徐张开,影院的灯光暗淡了下来,就说明了电影即将播放,然后就听到滋滋喳喳的声音,一大片白光从身后照射在屏幕上,然后白光化作映像,电影开始了。 戏院是用菲林播片然后投影在屏幕上,清晰度当然比不上今天的数码化映像,但那带着噪点的映像,偶尔有人起身上厕所,身影被投射在屏幕上,然后传来一声声的嘘声,这才有看电影的味道。 有时候电影播放到一半,会忽然断掉变得一片白画面,那时因为片子过长,播放员要换菲林卷,大家也趁机上厕所,待换好菲林卷后,影厅再次恢复黑暗,电影继续。 八九十年代的戏院多是小型经营,各自为政,我进过的那间两块钱的戏院,没有冷气,就开着吊扇,观众坐在木板椅子上,电影播放到一半查票员进来查票,口中还叼着香烟呢! 电影播完了,灯光亮起,大门打开,观众也陆续的站起身来,这时会听到此起彼落的哗啦声,也见到很多人都用手拍打身体,有些人甚至跳了两跳,这都是因为啃瓜子呀!大家把瓜子壳都随手扔,身上自然就是一大堆的瓜子壳,站起身来

前。转。

目的地就前面,可是路却拐弯了,怎么办? 该跨过障碍攀爬而去?还是顺着大路慢慢往目的地前进?这就得看个人的选择了。一个正确的选择会影响成果,从考试到工作,从爱情到人生, 每天都要我们做出抉择,这就是人生。 既然做了选择,就好好的去做,路不转人转,目的地就在前方,搞不好一个转角就到了。